
拒絕混亂!用《六頂思考帽》解鎖你的清晰思路
2025 Jan 09 批判性思考
愛德華‧狄波諾博士(Edward de Bono),是位被譽為「創意思考之父」的心理學家與創新思維專家,曾在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和哈佛大學任教。他在書中提到一句話可以總結他所有的研究:
混亂是好思考的最大敵人
有鑑於此,狄波諾博士提出六頂思考帽這個幫助思考的工具。
「六頂思考帽」的概念就是把思考方式分成六種顏色的帽子,每種帽子代表一個特定的思考方式,包含情感、邏輯、創造力、資訊等。另外,在思考過程中如果同時參雜著這些不同的元素,可能會大幅降低效率且花費許多不必要的時間,因此作者一再強調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的重要性,也就是在思考的過程中一次只戴一種帽子,讓大家針對這個思考方式共同發想。例如某個時間專注於尋找危險,另一個時間聚焦於議題的資訊等。這可以使過程有條理的討論且更有意義的進行。
六頂思考帽的前提與規則
六頂思考帽的思考方式,除了一次只做一件事以外,還有個很大的前提,也就是「平行思考」。
「平行思考」的核心理念在於,當一群人針對同一問題進行討論時,應集中於同一種思考方向,而非各自從不同方向出發。這樣的方式能避免混亂,並促成有效的想法激發與共識形成。
試想,如果在團隊討論中,每位成員同時採用不同思維模式,例如有人批判,有人樂觀,有人情緒化,這將會導致多亂、無效的溝通。
若所有人同時戴上同一頂帽子(如黑色帽子),則能專注於某一特定方向,且每個人的想法都是平行並列的。在這種模式中,你不需要回應上一個人說的話,只需要平行地提出另一個想法,這可以有效避免每當有人發言,就會引發辯論而導致會議效率降低的窘境。且能依照蒐集到的平行意見快速、全面的探討欲討論的主題。
此外,每個人擅長的思維模式也不盡相同,以六頂思考帽的方式進行討論,大家都能以自己感到舒適的方式表達意見,更能真實蒐集大家的想法,幫助議題的發展。
每個人的經驗和智慧在各自擅長的思維模式中都應該被善用。
各種顏色思考帽的意義
白帽思考
白色代表的是中立、客觀。在這個思考階段,需要與會的人將所有資料攤開來看,這時不用評論與解釋,只需提供事實就好。
書中指出,在現實生活中存在一個雙軌的體系:認定的事實、確認的事實。大多數人都錯把認定的事實當作是真正的事實,其實那可能只是自己心中帶有某種情緒下「認定」的。
在白帽思考的過程中,兩種事實都可以一起記下,目的是盡可能記下所有資料。但在最後一定要確認資料是否為實,不帶情緒、不加評論、保持客觀是白帽的最高原則。
紅帽思考
火焰是紅色的,代表熱情、狂熱、激怒、溫暖,也代表情緒。當戴上紅色思考帽思考,我們要做的就是直接了當的表達感受、情緒和直覺,不用多作額外的解釋或是證明。
傳統的想法是,在會議中鼓勵大家不要帶情緒地討論事務,他們認為這會影響思考。但如果將情緒表達出來,可以作為思考或討論的背景。甚至可以影響思考的方向,或許就能找到不同的出口。紅色思考帽為情感提供了一條康莊大道。
紅色思考帽涵蓋了兩種廣泛的情感類型。第一類,就是我們所知的一般情緒,從恐懼、厭惡、懷疑等。第二類,是預感、直覺、意識、品味、美感等比較複雜的判斷。
直覺是另一個強大的情感,尤其是經驗豐富者,所有的直覺都是由他們累積好幾十年的研究與工作經驗而來,它不盡正確,但如果猜對的機率比出錯的高,其實還是個很值得參考的因素,必須在紅帽思考的階段記下來。
黑帽思考
黑帽:黑色意謂憂鬱嚴肅。黑帽是小心謹慎,它指出想法中的缺點。
講到黑色你會想到什麼?憂鬱、前景黯淡、嚴肅。黑色思考帽要做的就是這些描述的組合,最能代表黑帽的就是「謹慎」兩字,目的是做出批判性思考、評估風險,並指出想法中的缺點。
作者在一開始就特別強調黑色思考帽是當中最有價值的,但也是最常被過度使用的,因為批評比有建設性的建議容易。譬如要設計出一把椅子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要批評它卻很容易,可以說它過時、無聊等等,只要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永遠都可以輕易找到批評的觀點。
所以應該要嚴格規定使用黑帽的時間,避免過多無謂的批評。雖說我們要把所有提出的意見都記錄下來,但還是要汲取出有用的批評,刪除無意義的謾罵。
戴上黑色思考帽時,我們應該關注的是盡量找出內容與過程中的錯誤,質疑證據的力量。看看結論是否合理?這是唯一可能的結論嗎?
從過去的經驗中吸取教訓也是黑帽階段的任務之一,這就像是《你問對問題了嗎》書中提到的「檢視亮點」(延伸閱讀:《你問對問題了嗎》:用重組問題框架5步驟掌握問題核心),思考過去的教訓是否跟這次遇到的議題有關聯?情況是否相同?有哪些方法可以當作參考?
總的來說,黑帽思考強調批判性思考和謹慎,在此時要關注的是可能的危險、問題和障礙,它可以防止錯誤和荒謬的思維出現。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批評只有在戴上黑色思考帽時可以提出,這個階段就是所有人大力批判的時候,請把握機會。
黃帽思考
黃帽:黃色象徵陽光與正面。黃帽代表樂觀,涵蓋正面、饒富希望的思考。
想像陽光、想像樂觀。戴上黃色思考帽,要做的就是正向思考,把焦點放在優點、刻意尋找建設性想法及議題中可能的任何好處,並思考如何把這些想法都付諸實踐。
作者主張黃色思考帽比黑色思考帽更難戴上,因為大腦中有一種自然機制幫助我們避免危險,讓我們更擅於戴黑色思考帽,而不擅長用黃色思考帽的觀點尋找生活中有價值的事物。為此我們應該要培養狄波諾博士所提到的「價值敏感度」。
這表示在對危險敏感的同時,對價值同樣敏感。這是一種需要培養的習慣。一流的人較一般人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們能看到旁人渾然不覺的價值所在。有很多很有價值的想法,但如果我們缺乏敏感度,沒有看到這些想法中的價值,那這些寶藏終究只能流逝掉,白白浪費了創造這些想法的時間。(當然創造價值敏感度又是另一個大的議題,敬請大家在未來的文章中跟我一起學習)
練習價值敏感度的簡易方式:調整正向光譜
想像正向思考是一個光譜,一端是過度樂觀,另一端是邏輯實際。我們可以調整在正向光譜中間的位置,不要侷限自己,在光譜中間多多嘗試,自由發想出數個提案,讓它在地圖上,接著再評估樂觀程度以及發生機率,並從選項中尋找價值所在。這個方式也可以評估發想出的樂觀是否合理,不要讓自己像個過度快樂的小天使。
綠帽思考
每年春天綠意怏然的樣子總讓人覺得有無限生機,綠帽思考也一樣,象徵豐饒、多產,用來表示創意和新的點子。
綠色思考帽的焦點在新的想法、看事情的新角度。當我們戴上綠色思考帽,就是專注於激發創意或是改進之前提出的想法。
狄波諾博士曾在1967年提出「水平思考」一詞,這是一種不受限於常識和既有邏輯的思維方式,強調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與傳統按部就班地一步步推導不同。當我們跳躍找出了頗為可行的全新模式時,新大陸就在眼前了。
博士在書中提到了兩種水平思考的作法:
尋找轉移價值
相較於黃帽的正面思考以及黑帽的負面評斷,綠帽思考讓我們變換成「轉移」模式,也就是找出生活中具有「轉移價值」的想法、概念,並應用在自己正在處理的議題上,激發創意,看它會把大家帶到哪裡。
我們可以在發現頗具有轉移價值的想法時,可以問問自己這點子有趣在哪?新鮮之處是什麼?他建議的重點是?會導向哪個方向?
相較於黃帽的正面思考以及黑帽的負面評斷,綠帽思考讓我們變換成「轉移」模式,也就是找出生活中具有「轉移價值」的想法、概念,並應用在自己正在處理的議題上,激發創意,看它會把大家帶到哪裡。
我們可以在發現頗具有轉移價值的想法時,可以問問自己這點子有趣在哪?新鮮之處是什麼?他建議的重點是?會導向哪個方向?
PO
我們可以等待靈感來訪,也可蓄意製造,「PO」就是種主動邀請創意的方法。
PO是Provocative Operation,也就是刺激性的操作,目的是在生活中找尋荒謬、不合邏輯的想法,把這些想成合理的事情,並延伸思考會發生什麼事情。例如用逆轉的方式,如果逆轉成店家付錢給顧客,那會發生什麼事?
或用另一個非常容易的方法:隨機翻開字典,讓你的議題跟隨意翻找到的刺激做結合,激發出新的創意。假設你想要一個關於水瓶的創意,發開字典後隨意翻到「耳機」,接著就可以開始聯想耳機跟水瓶的關係。會不會有人有邊聽音樂邊喝水的大量需求?是不是可以製作一個有小型耳罩耳機置放架的水瓶,讓健身的人可以拍照打卡?
多多接觸不同領域的人、事、物,不僅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更能觸發我們轉移價值的雷達,幫助我們變得更有創意、走出既有模式,這是綠帽思考的核心價值。
藍帽思考
狄波諾博士在書中寫到:
藍色思考帽是人類思考的程式帽。
藍帽是思考設計軟體,它的架構就像是電腦程式,在開始整個思考過程前為所有顏色的思考帽訂定好出場的順序,並請大家依照遊戲規則發言,讓整個流程井然有序。
除了在開始前訂定規則,藍帽架構還包含了總結,他是那個站在白板旁整理大家想法的人,且要在最後做出整理,甚至是提出下次進行討論的議題以及方向。
此外,留意問題的結構也是藍帽思考的重要任務。有人會在心中有答案時才提出問題,這些問題或許有意要將大家的答案拉到跟他一致。這時也可以藍帽思考搭配《你問對問題了嗎》書中提到檢視問題的方式,看這些問題背後是否已經有預設的解答或妥協。這可以幫助我們提出「正確問題」,讓思考容易聚焦。
藍色思考帽是個更進階的存在,在多人的會議當中,如果沒有實戰經驗,難以擔綱這個類似主持人的角色,要掌握大家討論的節奏、還要維持所有人戴著同樣顏色的帽子,用同種方式思考,最後還得快速彙整各方提議並作出整理。
藍色思考帽就是凌駕於所有顏色的帽子之上,為大家梳理程序、為想法集大成。戴上藍色帽,思考你的思考。
我的想法: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
作者在書中寫道:
「批判性思考是思考重要的環節,卻絕非全部。我極反對以訓練批判心智為滿足的觀念。西方思考一直以來便如此,實為不妥。」
若只是一昧的為了批評而批評,實在不恰當。就像是永遠只戴著黑色思考帽從未拿下來過。
我想學習的是對事物進行的批判,有自己的觀點,也知道事物的「真實性」,從各個面向思考事物,觀其然且知所以然。
尤其在這個AI發展快速的年代,從前幾年的圖片到現在的影片格式,任何人臉都可以輕易的被置換,你在接觸到這些資訊的第一瞬間並不會馬上知道你看的東西是真是假,這時批判性思考就派上用場了。
一般人收到假訊息會馬上拿起紅色思考帽,毫不猶豫地戴上,並開始大肆宣傳;而一流的人不管接收到哪些訊息,則會先用白色思考帽檢視真實性,再端看情況拿起適合的帽子決定後續的行動,產生自己的觀點後做出合適的評論。
就像是盲人摸象,要完整的「摸完」整隻大象,而不是只摸他的鼻子、耳朵或是腿。
制訂你的六頂思考帽排列組合
六頂思考帽的出場順序並沒有一定,端看當下的情況適合運用哪種思考帽。我覺得每個接觸過這個概念的人或組織還是可保有自己的使用邏輯,使用時再做出適時地調整。
我的順序就如同書中所說的,第一跟最後一個使用的帽子都是藍色思考帽,幫助我訂出討論的大綱以及最後的結論。
第二、第三位出場的思考帽則分別是紅帽和白帽。我想像中的是,在有了會議的大綱之後,自己或是大家都先將情緒表達出來,接著再把所有的數據和事實列出,當作討論的客觀資訊。
接下來我會開始使用負面和正面思考,也就是黑帽+黃帽的組合技。個人不太喜歡以負面的想法作結,所以我會先從負面想法開始,謹慎地找出不合理之處,再慢慢轉化成正面思考。
把負面、正面的想法都推演至極致,想像過結果為何後,開始使用綠色思考帽,創意發想要怎麼實現這些想法。
接著再跳回來小額度的使用黑帽及黃帽,檢視剛剛綠帽思考出的方法是否合理,有沒有考慮不周到或是過於樂觀的地方。
最後又回到藍帽思考做結尾,如此一來便可以完整的考量事實、好處、謹慎直覺跟感受,兼顧各方面的元素總結出我的解決辦法和策略。
你的呢?開始製作你的六頂思考帽排列組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