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排屋
0
  • 登入
  • 部落格
  • 聯絡我們
  • 註冊
  • 登入
  • 0
腦排屋
  • 部落格
  • 聯絡我們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領域 (24)
    • 批判性思考 (10)
    • 決策 (11)
    • 經濟學 (3)
  • 人物 (5)
    • 課程推薦 (1)
      • 批判性思考 (1)
    經驗 (1) 偏誤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讓查理蒙格跟你說,如何用普世智慧打敗生活中的「釘子」

    讓查理蒙格跟你說,如何用普世智慧打敗生活中的「釘子」

    2024 Nov 05 人物
    內容目錄
    1. 查理蒙格大事記
    2. 查理蒙格給我的腦排
    3. - 閱讀 - 查理蒙格的思維=順利擁有痛苦的人生

    他是一位哈佛法學院的高材生,畢業後成為一名成功的律師,並在洛杉磯創立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他的事業並不止於法律,隨後他轉向商界,展現出卓越的判斷力和領導才能,逐漸成為一位備受尊敬的企業家。

    除了在商業上的成就,他還是一位熱衷於閱讀的思想家,擁有廣博的知識。

    他與巴菲特合作超過半個世紀,共同創造了波克夏·海瑟威這個投資帝國。巴菲特卻多次公開表示對他的高度敬重,甚至曾說過「如果沒有他,我可能還是個猿人,是他讓我進化成了人類。」

    這位智者,就是查理蒙格。

    查理蒙格大事記

    • 1924年1月1日: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
    • 1941年:離開奧馬哈,前往密歇根大學主修數學
    • 1943年:二戰期間,離開學校加入美國陸軍航空隊擔任氣象學家,並在當年到加州理工學院參加為陸軍航空隊學員和海軍少尉開設的特殊氣象學課程
    • 1945年:與第一任妻子Nancy Huggins結婚
    • 1948年:從哈佛法學院畢業,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 1949年:開始在 Wright & Garrett 律師事務所從事律師工作,開啟法律職業生涯。
    • 1953年:與第一任妻子Nancy Huggins離婚。
    • 1956年:與第二任妻子Nancy Barry結婚。
    • 1959年,與巴菲特Warren Buffet相遇
    • 1962年:創辦並經營Munger, Tolles & Olson律師事務所
    • 1962-1975年:經營投資公司Wheeler, Munger & Co,展現出對投資的興趣和敏銳度,公司最後在1976年關閉
    • 1978年: 成為波克夏·海瑟威公司Berkshire Hathaway的副董事長,開啟與巴菲特的長期合作
    • 1980年代: 參與波克夏收購多家公司的計畫,包括蓋可保險、可口可樂等
    • 2005年: 出版《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分享他的投資理念和人生哲學
    • 2010年: 第二任妻子Nancy Barry去世
    • 2010年代: 積極參與慈善事業,向多所大學和機構捐款,支持教育和科研事業的發展
    • 2023年11月28日: 於加州聖塔芭芭拉的一家醫院逝世,享年99歲

    查理蒙格給我的腦排

    第一次閱讀到《窮查理的普通常識》時便有頭腦爆炸的感覺,乃至於最近的《蒙格之道》、《蒙格智慧》,都是讓人收穫滿滿的智慧之作,且這些思維不論放在現在、10年後、50年後,都還是非常寶貴的思想。

    以下五個,是我從查理蒙格學到最重要的思維:

    1. 多元心智模型

      「多元心智模型」是從多個學科中汲取知識,並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應用於解決問題的概念。你可以把各種學科每個不同的知識、概念都當作是一種「心智模型」,並記錄下來。查理蒙格認為這種跨學科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避免過度專注於單一領域,能全面地看待問題,並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1966年出版的《科學心理學》中提到「如果你手裡只有一把鐵錘,那麼每個問題看起來都像釘子」。當我們心中只擁有有限的工具或是思維模式時,我們就會像是手裡只有一把鐵鎚的人,每個問題對我們來說都是釘子。蒙格曾說過。如果一個人只有一、兩個思維模型,那麼他們會「折磨現實」,試圖讓它符合他們的模型,甚至會錯誤地認為現實真的符合這些模型。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心中有各種學科的知識,例如數學、心理學、生物學、物理學等等,就算只是學會該學科的基本常識,我們也有辦法從跨領域不同角度去尋找問題的解答,此時釘子就不再是釘子了。

      就像是蒙格在投資比亞迪時,不僅依賴傳統的財務分析,也結合了他對工程學、管理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他看到了比亞迪在技術和管理上的卓越能力,並預見了電動車行業的潛力。這種跨領域的綜合分析使蒙格能夠在市場尚未充分認識到比亞迪潛力時進行投資,最終獲得了數十倍的回報。

    2. 魯拉帕路薩效應Lollapalooza Effect

      蒙格所提出的「魯拉帕路薩效應」指的是當多個因素同時作用時,它們可能會產生1+1>2的結果。在現實世界中,大部分重要結果都是由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產生,而不是單一原因所致。因此,在分析問題時,需要謹慎地考慮到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

      蒙格曾指出,可口可樂的成功是魯拉帕路薩效應的一個經典案例。它的成功並非單靠產品本身,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產品的口感和成癮性讓消費者回購;其次,全球化的行銷策略使品牌深入人心;再加上強大的分銷網絡,讓可口可樂幾乎隨處可得。此外,品牌形象與文化符號的塑造也進一步鞏固了它的市場地位。這些因素相互增強,使得可口可樂成為全球最成功的飲料品牌之一。

      然而,魯拉帕路薩效應也有可能導致災難的發生,金融泡沫的形成和破裂就是一個例子。在泡沫形成期間,多種心理偏誤共同作用,如羊群效應、過度自信和損失厭惡等,使得投資者不斷推高資產價格。隨著價格上漲,更多的人湧入市場,形成一個自我增強的循環,進一步推動價格上升。一旦市場信心崩潰,恐慌情緒蔓延,資產價格迅速下跌,引發連鎖反應,最後導致市場崩潰。

      要如何避免負面的魯拉帕路薩效應?可以使用下一個心智模型「檢查清單」。

    3. 檢查清單

      蒙格認為檢查清單是一種非常實用的工具,可以幫助我們在做出重大決策時不遺漏任何重要細節。尤其是在複雜情境下,檢查清單能夠確保每個關鍵步驟都被考慮到,不會因為疏忽而犯下低級錯誤。

      檢查清單適用於各個領域,包括投資、生活和工作。在投資中,他會列出所有可能導致投資失敗的因素,避免犯下致命的錯誤。在波克夏的每次大型收購案中,蒙格和巴菲特都使用了詳細的檢查清單來評估目標公司的財務狀況、管理層質量、行業趨勢等多方面因素。這幫助他們系統性地排除風險因素,從目前波克夏的市值,看得出來他們無疑是成功的。

      在高壓環境之下,檢查清單的存在更是重要。蒙格曾經舉飛行員的例子,他們在起飛前都會有落落長的檢查清單,你可能也有看過類似的影片,看到機長及副機長在起飛前重複check某些東西,就是在避免有任何疏漏。

      《清單革命》的作者哈佛醫學院外科教授阿圖·葛文德Atul Gawande,也曾提到在現代社會中的許多失誤並非因為我們缺乏知識,而是因為我們無法正確運用已有的知識,尤其是在面對日益複雜的任務時。即使是專家,也會因為壓力、複雜性或疏忽而遺漏關鍵步驟,這就是清單的價值所在。

      1987年,一艘滾裝/滾卸汽車和客運的渡輪MS Herald of Free Enterprise,從比利時澤布呂赫港出發後不久翻覆,導致193名乘客和船員喪生。事後調查的事故主要原因有三個,助理水手長未關閉艙門、一副未能確保艙門關閉,以及船長在沒確認艙門是否關閉的情況下啟航,導致海水湧入車輛甲板,進而使船隻翻覆。如果從助理水手長到船長都有自己的檢查清單,在出發前確認好每個步驟,並且有良好的溝通,是否可以減少悲劇發生的機會?他們都是專家,但他們也需要檢查清單。

      不只是這種歷史事件及工作時的SOP步驟,小至旅行時也可以製作檢查清單,來確保所有必需用品都有被帶上。畢竟人腦是拿來思考的,不是拿來記憶的,在資訊爆炸、日益複雜的環境中,有時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了,這時檢查清單會是你的好朋友。

    4. 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或是「倒過來想」是蒙格另一個經常提到的一種思維方式,就是從不好的結果反推應避免的過程。這個做法是我們先確定目標及最壞情況,然後倒推應該防範哪些錯誤,進而讓自己確認該採取哪些步驟來達成目標。這樣可以讓我們更有效地規劃行動路徑,並避免常見陷阱。

      例如在一次關於企業併購的討論中,蒙格建議先考慮「如何讓這筆交易失敗」,把所有可能讓交易失敗的原因都寫出來,然後避免這些可能導致失敗的因素。

      「我唯一想知道的是,我會在哪裡死去,這樣我就永遠不會去那裡。」

      他曾在1986年於哈佛大學的演講(有趣的是此次演講的主題也很逆向思維「如何過上痛苦的一生」)時再次強調了反過來想的重要性。演講中提到偉大的德國數學家雅克比的名言「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他認為許多難題只有在逆向思考的時候才能得到最好的解決。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就是個逆向思考的案例。當時所有人都在修正一個電磁理論,使其符合牛頓的經典力學,因為牛頓的理論是那個時候最被廣泛認可的。但愛因斯坦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向,他並不是去修正電磁定律,而是重新檢視牛頓的運動定律,並提出了一個新的框架,最後進而發現了相對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善用逆向思考,經常反過來想,別想你要什麼,想想你不要什麼,接著只要避免那些不要的就好。

    5. 推翻自己

      大多數人早年取得成就,然後就愈來愈拒絕新的、反證性的資訊,目的是讓他們最初的結論能夠保持完整。其實,要能夠推翻自己才能成為大師。

      查爾斯·達爾文最著名的是他的「自然選擇」理論。然而,達爾文在早期並非一開始就這麼想。他最初深受神學影響,認為物種是固定不變的,這與當時大多數科學家的看法一致。然而,在1831年到1836年「小獵犬號」探險期間,達爾文發現物種會隨地理環境的不同而有變異。最終,達爾文放棄了神學觀點,提出了物種通過自然選擇逐漸演化的理論,徹底推翻了自己早期的信念。

      如果達爾文不願意推翻自己,只顧著讓最初的結論能保持完整,那歷史會怎麼改寫呢?

      查理蒙格也深諳這種推翻自己的智慧。

      「如果哪一年你不曾打破一個你最愛的觀念,那你這一年就白過了」

      每年只要摧毀一些錯誤或過時的信念,一定可以確保自己保持成長和進步。

    - 閱讀 - 查理蒙格的思維=順利擁有痛苦的人生

    「閱讀的好處之一在於你可以與歷史上最優秀的人物交流,這就是我花很多時間做的事。」除了以上提到的五個思維,蒙格也像很多成功人士一樣,強調閱讀的重要。他一天大概會花5-8個小時閱讀,如此大量的閱讀時間,讓他累積了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他甚至被他小孩形容是「有兩條腿的書」。在我們的一天當中,或許沒有那麼多時間可以閱讀,但如果每天能空出一點時間,十分鐘、半小時都好,長久下來也會累積出可觀的知識量。

    如果你能培養閱讀的習慣,並運用他的一些思維方式,我想不出有什麼理由讓你無法更接近你的目標。

    但如果你問我要怎麼擁有痛苦的人生,那就是千萬別搭載任何查理蒙格的思維!一個都不要!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管理》:讓毛治國的四段論模型為你的決策打底

      • 2025 Jun 19

      《不當決策》:妥當決策,從促進多元對話開始

      • 2025 May 01

      如何避開《經驗陷阱》?開始批判你的經驗吧

      • 2025 Feb 20

      拒絕混亂!用《六頂思考帽》解鎖你的清晰思路

      • 2025 Jan 09

      《反智》:當個能思考、會分析、不被操弄的人

      • 2025 Feb 27

      想做出《精準決策》嗎?將你的決策經驗概念化吧

      • 2025 May 08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腦排屋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