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StackHouse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部落格
  • 訂閱電子報
MindStackHouse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部落格
  • 訂閱電子報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領域 (35)
    • 批判性思考 (10)
    • 決策 (11)
    • 經濟學 (10)
    • 溝通 (4)
  • 人物 (6)
    • 課程推薦 (2)
      經驗 (1) 偏誤 (1)
      1. 首頁
      2. 部落格
      3. 《AI 時代思考指南|全球頂尖大學的思考習慣訓練課》:不只學批判思考,用「思考習慣」全面升級你的思維系統

      《AI 時代思考指南|全球頂尖大學的思考習慣訓練課》:不只學批判思考,用「思考習慣」全面升級你的思維系統

      2025 Mar 13 課程推薦
      內容目錄
      1. 前言
      2. 密涅瓦大學跟思考習慣是什麼?
      3. 這堂課的老師是誰?
      4. 課程中的批判思考章節
        1. 如果將批判思考的思考習慣比喻成蓋一棟房子
      5. 來當我的同學吧

      前言

      一直以來,我對於體制內的教育持懷疑、謹慎的態度。

      我常常在想上課、讀書、考試真的能讓學生成長嗎?或許可以,但在AI時代下,你會的東西,很有可能AI比你更強,它的大腦運轉速度比我們快上許多。

      那些過去的必修課程,對現在的我們真的有幫助嗎?至少就我的經驗來說,大多數都已經從我腦中完美移除,我已經忘了上次使用log開根號2的數學式是什麼時候了。

      再者,如果有些學生天生就是獨愛研究生物,但其他科目都糟的一蹋糊塗,他有可能在分發時因為其他科目慘不忍睹的分數而上不了心目中的學校、科系,那我們的教育是否浪費了他的天賦?

      舊有的教育方式真的能幫助我們在未來立足嗎?

      一直以來的疑惑,直到我遇見密涅瓦大學,認識到了他們的教育方式,才得以稍微撥雲見日。


      密涅瓦大學跟思考習慣是什麼?

      為什麼必修一定得是「科目」呢?密涅瓦大學的大學部將「思考習慣」定義為大一必修,大二之後才依照學生的興趣去區分個別適合的主修。決策科學研究所則是收取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學生,全遠距的方式學習思考習慣,他們有開發自己的直播軟體,老師使用該軟體上課甚至還能看到每個學生發言的即時統計數據,就能點名叫少發言的同學。換言之,上課必須非常專心,不只聽老師講,還要專心思考同學們的討論,否則被點名問問題時一定不知道剛剛在談論些什麼。

      但什麼是思考習慣?

      現代社會瞬息萬變,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也越加複雜,單一知識已難以應對,我們需要多角度、多元思維來解決問題。。

      再者,我們無法預測會碰上什麼問題,「完美準備好面對問題」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時思考習慣就像是你的百寶袋,就跟哆啦a夢一樣,不管大雄遇到了什麼問題,永遠都有應對的工具可以解決(但希望我們的應用不會像大雄那樣鬧出笑話)。

      對我來說,思考習慣也像是一種底層邏輯,它不僅僅只適用於某些特定的情況,而是能廣泛、靈活搭配,應用在人生中的每個場景。

      密涅瓦大學定義了78種思考習慣,接著將它們分為四大類:

      • 批判思考(Thinking Critically) - 評估主張、分析推論、權衡決策和分析問題
      • 創意思考(Thinking Creatively) - 促進發現、解決問題、創造產品/流程/服務
      • 有效溝通(Communicating Effectively) - 有效使用語言和非語言溝通
      • 有效互動(Interacting Effectively) - 談判、調解與說服;有效與他人合作;解決倫理困境並具備社會意識

      從這四種類別不難看出,要是能精通所有的思考習慣,將能為你帶來多巨大的改變!

      批判思考能幫助你識別所有接觸到的資訊,特別是在資訊爆炸的現代。根據研究,現代人每天接觸的資訊量相當於15世紀一個普通人一生所能接觸的資訊,可想而知其中一定充斥著大量的假新聞、假消息,假如沒有批判思考能力,很快就會陷入各種偏誤而不自知。

      創意思考能力也能讓你如虎添翼,除了大家應該都能馬上想到的在工作上運用創意發想解決問題,或是創意提案,在平常生活也能為我們所用,例如能為了無新意的跟另一半的約會流程創造新的體驗,藉此得到獨特的回憶。

      有效溝通及有效互動能力的重要,相信大家都認同,只要我們還活著,免不了都要跟他人溝通及互動,如何提高效率及準確性,關係著我們所花費的溝通時間,甚至會影響我們的情緒。

      讀到這裡,你是否發現了,以上所有類別的思考習慣都是軟技能,這代表著人人可學,雖然領略程度各有不同,但至少你已經開始培養。

      除此之外,思考習慣也是人人必備,特別是處在AI時代之下的我們。麥肯錫曾發布在AI時代下必備的能力,其中有許多正是思考習慣的結合,例如批判性思維、複雜問題解決、社交與情感技能…等。

      由此可見,這些「軟技能」不僅是未來工作的基石,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對複雜挑戰的重要工具。

      本堂課程就是密涅瓦大學教學方式的入口,相信這套好方法能在職場、生活、學習等許多不同的面向,帶給大家很大的幫助。


      這堂課的老師是誰?

      不知道你是否聽過《全球人才搶著學!密涅瓦的思考習慣訓練》這本書,我也是從這本書開始認識密涅瓦大學與李佳達老師。

      他是一名律師,曾任行政院機要秘書與科技業法務長,擁有豐富的法律與決策經驗。

      他是世界觀學院的創辦人,致力於思考習慣與決策思考的推廣,幫助人們建立更全面的思維框架。

      他是THINKBUZAN 認證的全球心智圖講師,精通由英國心智圖發明機構認證的心智圖技術,透過視覺化思考提升學習與決策效率。

      他是大歷史學者,出版三本獲國際頂尖大學收藏的歷史專著,將歷史視角融入決策思維,幫助人們掌握時代趨勢。

      他是Gallup優勢講師,精通蓋洛普優勢識別(CliftonStrengths),協助個人與組織發掘天賦、發揮潛能,並運用優勢思維提升決策品質。

      他是密涅瓦大學決策科學碩士班首位台灣學生,親身體驗這套全球頂尖的思維訓練,並將其精華轉化為更適合台灣人的學習方式。

      也因為他曾親自體會思考習慣的強大威力,他希望能讓這種思維方式更加普及,幫助大家在AI時代創造自身價值,在變動的未來中做出更好的決策。

      有幸與佳達老師有過幾次交流,他樂於助人、提攜後輩的精神在對話中展露無遺。

      佳達就像是思考習慣的傳教士,真誠地向台灣的大家分享這套強大的工具,幫助更多人培養系統化思考,應對未來挑戰。


      課程中的批判思考章節

      結合最近講到的批判思考領域,讓我們特別聚焦在課堂中的這個部分。

      課堂中列舉出批判思考的六個思考習慣:

      • #演繹:用推理邏構築不可動搖的結論
      • #歸納:從已知看大局及規律
      • #估計:資訊不足的起點
      • #建立假說:推測與驗證之間的科學橋樑
      • #偏誤檢驗:如何識別和避免認知陷阱
      • #合理性:檢驗內在邏輯的一致性
      • #可驗證性:可證偽與欺騙檢測

      如果將批判思考的思考習慣比喻成蓋一棟房子

      • #演繹、#歸納、#建立假說=建築設計藍圖

        #演繹推理就是從已知的事情當中推出結論=建築師從過去設計過的案例提取經驗,應用在新房子中。

        #歸納則是從類似的樣本中觀察,類比得出結論=建築師從大量其他類似的建築設計提取可用的靈感。

        #建立假說是批判思考的核心骨幹,透過觀察形成初步推論,並經過實驗檢驗推論的有效性=建築師畫完初步的設計圖後,用建築模型進行風力測試,或用3D模擬來檢驗結構可行性。

      • #估計=初步地基測量

        在資訊不完全時,透過合理的估計得到可行的起點=建築師初步測量出房子的地基。

      • #偏誤檢驗=施工監工與錯誤修正

        偏誤檢驗確保我們的思維過程不受偏見影響,能夠及時修正錯誤=監工負責檢查建材是否符合標準。

      • #合理性=結構完整性測試

        確保各個論點之間沒有矛盾=檢查房子的結構是否穩固並符合建築標準。

      • #可驗證性=蓋完房子後的驗屋流程

        如果一個想法不能被測試、不能被證偽,那麼它可能只是一個脆弱的概念,經不起現實考驗=房子也不能重看不重用,要進行防水性、抗震能力、耐用度等的驗收測試,驗證它的強度,才得以安心入住。

      課程中在每一個思考習慣中都提供了極為有用的工具為我們所用,一步步帶領我們打造自己的批判思考房子,並且確保它堅固、實用,能夠抵擋外界的錯誤資訊與不可靠的思維模式。

      現在的我不僅有批判思維,更有許多工具,就像是一張縝密的網,確保我在批判思考的每個步驟中,不會遺漏任何關鍵資訊,也不會忽略那些本該思考卻未察覺的盲點。


      來當我的同學吧

      課程中除了批判思考,還有問題解決、深度人際互動的部分,深化你的底層邏輯拼圖。

      讓佳達老師帶你掌握更多思考習慣,開啟你的決策升級之旅。

      讓思考習慣幫助你成為瑞士刀,使你在不同情境中快速組合出最適合的解決方案,幫助你從工作決策到人生選擇,都能更加從容應對。

      在AI時代,知識取得門檻已經大幅降低,真正拉開差距的,不是資訊的多寡,而是思考的方式、決策的品質,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果你也想體驗強大的思考習慣威力,透過連結加入《AI 時代思考指南|全球頂尖大學的思考習慣訓練課》,成為我的同學吧!一起打造你的百寶袋,在AI時代浪潮下衝個好浪!


      新註冊就有$300購課金

      如果你尚未註冊過Hahow帳號,透過我的推薦連結註冊,就可以得到30,000 Hahow Point,等同於$300購課金。

      在 Hahow 購買課程,可使用 Hahow Point 折抵訂單價格,每筆訂單上限可折抵 15%。

      不斷更新自己,一起來升級思維吧!

       

      歡迎訂閱靈感拼盤電子報

      每週五,我都會在這和你分享我最新讀過、聽過的好內容及生活閒聊,

      給你一些不同的生活靈感。

         
         
         

        我們不會寄送垃圾信,你隨時都可以取消訂閱

        Built with Kit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如何避開《經驗陷阱》?開始批判你的經驗吧

          • 2025 Feb 20

          《囚犯的兩難》:從囚犯困境到氣候變遷,我們的合作考驗

          • 2025 Aug 21

          架構你的《思考的框架》,累積小模型解決大問題

          • 2025 Jan 23

          半導體巨擘的智慧盛宴:我從《張忠謀自傳》得到的三個啟發

          • 2025 Mar 20

          《經濟學,最強思考工具》:差別定價帶給我們的日常智慧

          • 2025 Sep 04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資訊對稱+正向外部性,你也有機會擁有開掛人生

          • 2025 Aug 07

          聯絡我們

          • 隱私權政策
          COPYRIGHT© MindStack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